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,切实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,桑植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,坚持问题导向、精准监督、抓常抓长、标本兼治,狠抓作风建设,改进调查研究,坚持重遏制、强高压、长震慑,紧盯脱贫攻坚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,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,为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。
一、拓宽线索收集渠道,加快线索处置步伐
畅通信访举报渠道,共享“扶贫领域违规违纪问题”举报“12317”专用热线,设立县、乡、村三级扶贫领域问题举报箱、发放监督卡。开展扶贫领域化解疑难复杂信访举报专项行动,认真执行市纪委信访办理“1+5”制度和领导联乡包案提级办理制度,健全班子成员包片督办、信访指定办理、乡镇纪委交叉办理、按月汇总排名通报、末位三名约谈等机制,落实信访办理责任,确保积案“清零”,重复访、越级访全面梳理化解。建立“来源多元、分类规范、出口一致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综合处理机制,优先研判处置巡察、专项审计、职能部门检查和扶贫联点督查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,“互联网+监督”后台信息比对,群众强烈反映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。于2018年4月启动扶贫领域问题线索“大排查、大起底、大处置、大督办”活动,按照本级受理、同级移送、上级交办等类别进行逐件登记,对应办结未办结的,进行集中督办处置;对新受理的问题线索,定期汇总核对,“一月一收集,一月一交办”,按照问题线索办理“四个一”原则(一名包案领导、一个工作班子、一份初核报告、一套化解方案)由班子成员分片进行督办督查,确保问题线索处置规范到位。
二、丰富监督检查方式,健全信息公开制度
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“清风行动”,2018-2020年,由县专项治理办统筹安排,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专项督查。明察组重点督查各乡镇精准识别、精准帮扶、精准退出等情况;各驻村帮扶工作队履职到岗、帮扶措施细化和对接等情况。查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履行脱贫攻坚责任是否到位,是否存在滥用职权、失职渎职行为,是否存在影响扶贫工作开展、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。暗访组采取不提前通知、不规划路线、不要陪同、随机抽查、入户调查等方式,重点督查危房改造、易地扶贫搬迁、扶贫资金管理、乡村级财务等矛盾集中、问题突出的重点领域。查扶贫对象的评定是否符合政策和程序,是否存在优亲厚友、弄虚作假;扶贫政策是否落实到位,是否存在吃拿卡要、以权谋私;贫困人口识别、退出是否精准,程序是否到位;是否存在“数字脱贫”“虚假脱贫”等。县专项治理办负责统筹调度专项督查工作,督查情况要及时报告,不允许“零报告”,由专项治理办归口汇总,对突出问题统一交办整改。
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监督”平台建设,明确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,乡、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告公示,及时上传更新“互联网+监督”平台上的“民生资金”“精准扶贫”“村级财务”等栏目内容。加强平台宣传推广,引导广大群众熟悉使用“互联网+监督”平台,实现更广泛的群众监督。围绕民生、项目资金特别是精准扶贫资金分配使用,积极开展后台数据比对分析,及时发现问题线索,为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。
三、坚持公开通报曝光,形成强烈震慑效果
及时通报曝光扶贫领域的问责案例,强化压力传导,促进责任落实。运用会议、电视、广播、报纸、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公开公示栏等平台载体进行通报,扩大受众面,将查处的群众身边的问题,曝光在群众身边。注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,对查处的典型问题,开展以案说纪、以案说法警示教育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汲取教训,引以为戒。对相关违纪、违法案件进行深入剖析,达到查处一个、警示一批、教育一片的效果。
四、加大问题查处力度,严肃追究相关责任
突出重点人、重点领域、重点问题,在查处优亲厚友、虚报冒领、截留挪用等方面问题的同时,更加关注易地搬迁、危房改造、产业扶贫资金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和环节可能存在的严重腐败问题,更加注重纠正形式主义、官僚主义问题,对扶贫领域“雁过拔毛”式腐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,坚持做到严查快办,严惩不贷。强化责任追究,对脱贫攻坚工作中失职失责的,要追究其主体责任、监督责任、监管责任;对发生系统性、重复性的腐败问题,要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。加大对“村霸”和宗族恶势力的整治,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,坚决查处涉黑涉恶“保护伞”,形成强有力震慑。